中华第一肉石馆内,珍藏着于瑞军先生的经典之作——“东坡肘子”。这方肉石形神兼备,皮色自然肌理宛然,堪称馆内镇馆之宝。
一是肉石馆突出精品名石。石馆规模大小并非关键,关键在于要有精品名石作为镇馆之宝。肉石馆凭借“东坡肘子”这方精品奇石,主题突出,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吸引众多人前来。“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石馆有了精品名石,才能立得住、聚人气。
二是宣传推广到位。宣传工作对石馆发展至关重要。于瑞军凭借自身宣传工作经验,对“东坡肘子”和石馆进行了大量宣传,提升了石馆的社会知名度。他整理的《中华第一肉石馆大事记》,形成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办馆要注重讲石头故事、弘扬赏石文化,就必须重视宣传工作。
三是优化展陈方式。肉石馆的展品陈列在一米到一米五的空间,采用线性展示,疏落有致,既方便不同身高的观众观看,又给观众留有欣赏回味的余地,这种人性化的展陈方式值得其他石馆借鉴。
寿嘉华希望肉石馆发挥自身优势,继续探索搞活途径,让石馆更好服务于广大观众。
馆内还以“妈妈的厨房”为核心题材,汇集了众多巧夺天工的观赏石。从饱满的五谷杂粮,到鲜嫩的豆腐,再到色泽诱人的水果、形态逼真的果蔬……每一件都宛如精心烹制的佳肴,却又带着天然石材的独特韵味。不同于传统“满汉全席”式的集中陈列,这里的每一块“菜石”都被视作独立的艺术品,在专属空间中静静展示,让观者能细细品味自然造物的精妙。
整个艺术馆的设计巧妙借鉴了故宫“珍宝馆”的理念,既保留了中式建筑的典雅底蕴,又通过精巧的灯光布局与展陈设计,让每一组石头的纹理、色泽都得到极致呈现,仿佛将大自然的“私房菜”搬进了庄重而雅致的艺术殿堂,既显珍贵,又富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