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人物题材的观赏石在传统文化中常被赋予“以石比德”的象征意义,如苏轼以怪石隐喻士人品格,米芾拜石的典故更是文人精神的经典投射。本次国博展中,戈壁石组合《米芾拜石》场景和汉江黄蜡木化石《米芾拜石图》的亮相,正是对历史典故的现代演绎。这类作品通过自然纹理与造型的巧合,将人物动态与精神内核结合,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
米芾拜石 | 戈壁石组合(左)
米芾拜石图 | 汉江黄蜡石(右)
人物石对天然形态的依赖度极高,尤其是画面人物石(如九龙璧的《一代帝王》)和造型人物石(如陈炉石《老者》),需兼具形似与神韵,稀缺性显著。无论画面还是造型,它们的完整性与文化独特性,成为藏家竞逐的焦点。高端市场中,兼具历史故事与艺术审美的作品往往能拍出高价,且文化IP的加持进一步推升其商业价值。
一代帝王 | 九龙璧(左)
老者 | 陈炉石(右)
当代赏石艺术突破传统“瘦、透、漏、皱”的形式标准,更注重石头的“形、质、色、纹、韵”及叙事性。例如,展览中鸡血玉的天然纹理被解读为《相濡以沫》,赋予石头拟人化情感,呼应了当代艺术对个体经验的关注。
相濡以沫 | 鸡血玉
动物石:自然奇迹与生态审美的融合
动物题材观赏石除岩石类的造型、画面石外,还有陨石,各具特色。造型动物石以天然逼真的形态吸引藏家,如“熊猫”金沙江石;陨石则兼具科研与收藏价值,如陨石《龟》,成为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媒介。这类石头不仅具有观赏性,还承载着地球与宇宙演化的历史信息。
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分层,大众市场偏爱造型动物石,如“龟寿延年”等吉祥题材,适合入室收藏。当代赏石理念正从传统的“奇、怪”审美转向生态美学,更强调对自然本真的尊重。未经雕琢的动物石,如风沙磨砺的戈壁石,因其天然形态和地质历史价值受到推崇。这一趋势反映了当代藏家对生态意识的重视,以及对自然与艺术融合的深层追求。此外,动物石也催生了丰富的文化衍生品,成为文创设计的重要灵感来源,进一步拓宽了消费场景。
人物石与动物石在当代观赏石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前者以文化叙事与历史共鸣见长,后者以自然奇观与科学价值取胜。市场关注度上,两者均呈现分层化趋势:高端藏品依托稀缺性与文化IP溢价,大众市场则依赖审美普及。未来,随着生态美学与科技鉴定的深化,这两类题材或将成为连接自然、人文与商业的多元载体,进一步推动赏石文化的全球化传播。
以下为这几年比较受人关注的马鬃山奇石,请欣赏。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内容不用于商业,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习近平出席大会 中国观赏石协会赏石艺术人物石专题展入展作品欣赏(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25日上午在乌鲁木齐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大会 第21届阿拉善玉·观赏石文化旅游节暨交易博览会盛大启幕 中国观赏石协会召开第三届第十次理事会(扩大)会议暨中国观赏石协会成立20周年活动 阿拉善奇左旗秋季石展明日开幕,金奖、银奖权威发布! 玩玉要到什么境界,才可以坐等赚钱? 文明互鉴视域下观赏石宝玉石产业的国际价值重构——从地质学基础、阿拉善考古实证到全球文化传播 戈壁守卫者——沙漠漆 玉雕 “硬通货” 是独籽吗?拆解独籽的优势、风险与真实价值 杜学智:马鬃山古石器遗址群,解码西北史前人类生存智慧 如何判断一块石头是否值得收藏? 螭龙:穿越千年的玉雕吉祥符号,从历史深处走向现代美学 我爱你苍天般的阿拉善 行記(3) 两极分化太严重,揭开糖料的真相 奇石是敲开封闭心灵的一把钥匙 和田玉的“伤”藏着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 两块小石头40多万成交,小石头魅力不减! 玉雕品类中,费工、费时、费料的非它莫属了 中国观赏石协会赏石艺术人物石专题展入展作品欣赏(3) 和田玉的8座金山!看看你有没有? 111张图饱览戈壁最深处的石展!第八届乌力吉奇石展开幕! 您知道玛瑙有多少种吗? 赏石,映现你心灵深处的那一片风景 从鸭蛋青到且末蓝:和田玉蓝色档案 新疆观赏石协会成立20周年 新疆奇石精品征集启事 中国观赏石协会赏石艺术人物石专题展入展作品欣赏(2) 堪比籽料的黑山料 中国观赏石协会赏石艺术人物石专题展入展作品欣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