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眼” 得名于珠子表面一圈套一圈的蜻蜓复眼状纹饰,这一称谓最早源于新中国成立前在华收集古玻璃的日本人。此类纹饰最早起源于埃及,是神祇霍路斯的眼睛象征,在西方长期作为护身符流行,经腓尼基人、罗马帝国传播至欧亚多地。而传入中国后,它褪去护身符属性,成为彰显身份的珍贵饰品,更被中国人赋予独特的琉璃制造工艺,成为战国时期手工艺活化石。
战国蜻蜓眼玻璃珠著名珠饰研究专家Mr. JameyD.Allen收藏的一批战国蜻蜓眼玻璃珠,这些珠子一般个体都比天然半宝石材料制作的珠子大,其中被称作“角锥眼”的珠子代表了当时蜻蜓眼玻璃珠制作的最高水平,其工艺制作和装饰效果都堪称完美。一批出自洛阳金村东周天子的墓葬群的相同形制的玻璃珠,由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于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收集,现藏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20 世纪 20 年代,欧美收藏家纷纷来华搜罗文物,加拿大从洛阳金村东周天子墓低价收购大量遗物,其中便包括工艺不凡的战国蜻蜓眼。这些玻璃珠引发西方学者关注,经样品分析证实,其并非此前认为的舶来品,而是中国本土制造,印证了古代中国独特的玻璃配方与工艺。有推测其为文献中的随侯珠,但目前仍以推测为主。
战国时期的蜻蜓眼玻璃珠和陶胎玻璃釉管子。蜻蜓眼玻璃珠是当时新兴的工艺和装饰风格,并且只在战国时期的200多年间流行过,它的兴起和消失与特定的文化和经济背景有关。荆楚一带是战国时期玻璃珠制作最发达的地方之一,他们生产的蜻蜓眼玻璃珠无论工艺还是装饰都明显受到西方的影响,而这种工艺和装饰风格是如何传入楚地的,有海路和陆路两种说法。日本美秀博物馆藏。
战国蜻蜓眼珠子的出土集中于长江流域、中原腹地、川西北及陕晋鲁等大诸侯国境内。因未发现同期玻璃作坊遗址,中原地区的蜻蜓眼究竟是本土生产还是源自荆楚地区尚无定论,但出土器物的工艺与装饰均属上乘,部分还夹杂西方舶来品。
战国时期各种形制和装饰风格的蜻蜓眼玻璃珠。这些珠子一些是西方舶来品,一些是中国本土制作。图片下排为同时期的地中海玻璃珠,藏品来自Virtual-cgyptian-museum.org网站。图片上排为中原本土制作的蜻蜓眼玻璃珠。私人收藏,藏品分别由孙伟女士和作者提供。
中国人在吸收外来样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打造出多种独特品种。陶胎蜻蜓眼(原料或为陶土、石英混合物)采用 “冷成型” 工艺,绘制图案后烧制而成,部分还会镶嵌玻璃质眼睛,工艺流程复杂且原料多元。方形蜻蜓眼珠与管子更是中国独创,有陶胎、玻璃质及陶胎镶嵌玻璃等类型,色彩丰富,纹饰细腻,除佩戴外还用于玉剑首、青铜带钩等器物的镶嵌。洛阳金村的嵌玉环镶蜻蜓眼青铜镜、河南辉县的镏金嵌玉镶玻璃珠银带钩,便是集多种复杂工艺于一体的经典之作。
蜻蜓眼玻璃珠的工艺复原。日本学者在复原中国古代玻璃工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们对古代工艺进行了复原实践。这种工艺实践可以解释西方和地中海沿岸的蜻蜓眼工艺的制作过程,但没有解决中原有镶嵌的蜻蜓眼和其他工艺制作的复原。图例引自日本学者由水常雄所著的《古代玻璃》一书。
战国蜻蜓眼的流行仅局限于战国时期,战国末年秦统一后,包括其在内的部分手工艺传统突然中断。其消失或因战争摧毁工艺,或因文化变迁,这一独特的琉璃装饰工艺从此在中原永久绝迹,仅留下出土文物见证昔日的工艺辉煌。
战国时期的蜻蜓眼珠。尽管蜻蜓眼玻璃珠的工艺和装饰风格受西方玻璃传统的影响,但中国本土创造出了独有的装饰图案和工艺手段。图中的珠子无论图案、色彩和工艺都有别于西方有眼睛图案的玻璃珠,玻璃珠图案在透光状态下,石英质部分呈透明状,而非石英质部分则呈现不透明状。这种使用不同材料在同一颗珠子上构成图案的烧造工艺十分复杂,至今没有实践过完整的工艺复原。私人收藏,由孙伟女士提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不涉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望谅解。
往期精彩回顾: 能见石之“雅” 更见石之“魂” 盘玉的终极境界:玉被 “盘活” 的 3 个直观变化你盘出了吗? 杭州石展:部分一级、天雕入围赏石艺术作品欣赏 和田玉籽料中的精品:一口气 第七届中国(杭州)赏石文化艺术节盛大开幕! 大千世界,一石尽览 七大亮点抢先看!杭州石展明日开幕! 这4种宝石,既小众又冷门,知道的人竟然这么少 四大奇石估价亿元,其中三个属于戈壁石,新疆内蒙的这几个地方有,你有吗? 什么样的籽料才是好?答案直白又复杂 生命的力量 | 神奇的动物象形石 玉文化有多深?这些名句足以证明...... 奇石鉴赏 ▏从新疆托克逊到北京十里河——拿生命爱石的新疆峰子(中) 这些国宝文物,曾被当做废品! 石头怎么看才是好石头 沐榕:戈壁石上的阳光修行 法国卢浮宫8件失窃藏品清单公布 虎符奇石现身城外诚秋展,估价悬殊引热议,石界迎来新焦点 180万成交的三块奇石! 奇石鉴赏 ▏从新疆托克逊到北京十里河——拿生命爱石的新疆峰子(上) 瓷看底,玉看皮,谈谈和田玉皮色的重要性 大漠花冠 戈壁花蕊 新疆奇石 错过了新疆沙漠漆,你会后悔一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