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石的价值在于“天然性”,这是被大多数石友接受的一个理念,一件天然的“形、质、色、纹、韵”皆备的收藏精品,往往价格不菲。
而天然观赏石该以什么样的审美态度鉴赏?天然观赏石的美是被人创造出来的吗?笔者认为,人对天然石头的审美认识,只是去发现其原本存在的美,不可能创造出天然观赏石不具备的美来。
列宁说,“对象、物、物体是在我们之外、不依赖我们而存在着,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像。唯物主义自觉地把这个结论作为自己认识论的基础。”这个结论,也应该是我们认识观赏石与观赏石美的基础。
“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天然的观赏石与其自身的美是完整的统一体,统一于同一块石头之中。作为石头,它具有同类石头的普遍性;作为藏品,因表象“奇”而又与同类普通的石头不同,具有个别性。它客观存在于自然界,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人类对天然美石的欣赏、认知,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在这里,人类是审美的主体,石头是审美的对象,是客体。
应当肯定,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构成的审美事实、形成的审美关系中,人的作用不可或缺,只有通过人的审美欣赏,石头“实在的美”才能向我们“见到的美”转化,由自在之物变为为我之物。在审美过程中,天然观赏石对于人来说完全是客观的,独立的,不依赖于人的旨趣、意图和感知行为。
石头的美与欣赏者的自我无关。相反,欣赏者只能就石头本身的美来如实地认识它,按照天然观赏石的特性来了解它。
如,英石本身具有“瘦、漏、皱、透”的物理特性,人们在欣赏英石的时候,根据英石的这些客观存在的物理特性,才总结出“瘦、漏、皱、透”的赏玩理念。
玛瑙有物理形态具有“葡萄”的外观,人们才把这种玛瑙称之为“葡萄玛瑙”。人对石头的审美认识,只是去发现其原本存在的美,不可能创造出石头不具备的美来。
在审美过程中,人同藏石的关系,即主体与对象的关系,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这种审美关系由石头的美而引起,没有石头的物理特性与石头美的客观存在,就没有人对天然观赏石美的认知、欣赏,就没有人对藏石的审美关系。
宋人叶梦得在《石林燕语·卷十》记载:“米芾见立石颇奇,喜曰:‘此足以当吾拜’”。可见,米芾拜石,并非见到所有石头都拜,完全是因石“奇”而“拜”之。
南京鼓楼北阴阳营出土的5000年前的雨花石殉葬品,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古人选择雨花石作为殉葬品,缘于雨花石颜色和花纹美丽,质地温润可爱,具有美的客观性。如果雨花石像瓦片,谁会选它作为殉葬品呢?
天然观赏石和其自身的美具有客观性,不依赖于人们的感觉、情感、理性和意志等各种主观意识。所谓客观性,对于观赏石来说,它是自然之物,即“天然的”,存在于我们之外。对于观赏石的美来说,它随观赏石的存在而存在着。
同时,在一定条件下,自然事物可以转化为社会事物。当观赏石逐渐被人认识,从自然界进入人类的生活中,成为人类的欣赏对象和生活环境的一部分,石头就具有了社会性。特别是人们通过对石头的赏玩,石头承载了人们的思想感情、精神寄托,石头附带有了一种文化,即“赏石文化”。
并随着爱好、收藏、经营者的日益增多,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业,观赏石的社会性日渐浓厚。但是,美石进入人们的生活,对于石头自身来说,是所处环境的改变;对于人来说,是观赏石资源的一种转移,石头有了一定的社会性,自然性并未因之而改变。
人类的伟大,就在于能够在社会实践中,能动地认识客观事物,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发现自然美,认识自然美,让自然之物的自然美服务于人类社会。
历史发展到今天,科学与艺术成为赏石文化的主题。科学的认识观赏石,才能尽显人类的智慧之光。有科学内涵,赏石文化会更加光彩夺目。
坚持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原则,以科学为基础,以中华文化为本源,以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为取向,传承和创新赏石文化,构建赏石文化理论体系,才能正确引导赏石事业,顺应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