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盆景,以物观心之美
最新动态
盆景,以物观心之美
2024-10-184

收录于话题

#盆景

一木、一盆、一架足以自成景致。引入案头,亦置入心间,盘遒高远,颇有生意。
古人对此更有同感:虽非大薮泽,亦有小风波,寥寥数字,一语中的。盖言其方寸之间有大意境也,只是此情此景被今人忽略已久。其后所蕴含的闲趣拙意,也随之隐蔽不为人知!

其实盆景之美,美在由“小”见“大”。美在以物观心,由物及人,更美在创作者。于沉寂形式中说心声的辽阔无边!

盆景:以小见大之美
盆景,不知何时,仿佛成了富商们的把玩之物,深不见底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抽象的造型又晦涩难懂,这不禁让人心生疑问:盆景,到底美在何处?

盆景之美,美在缩龙成寸,小中见大。郑孝胥有《花市》云:“秋后闲行不厌频,爱过花市逐闲人。买来小树连盆活,缩得孤峰入座新。”

后来,园林大家陈从周先生直接把后两句改成:“栽来小树连盆活,缩得群峰入座青”。准确地提炼出了盆景艺术的特点:“小”说的是可以量化的尺寸,即有限的空间;“大”则指向深远的意境和悠悠余韵。

从诗词到山水画,国人都讲究这个“大”,至于园林艺术,就更是如此。
我国古代园林多封闭,讲究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由此,花木重姿态,山石贵丘壑,少能胜多,小能胜大。

从盆景艺术上来说,一木、一盆、一架,便可跨越四季,将一墙之隔的“绿意”引入案头,置入心间。其魅力亦在于,于咫尺中见广袤山林,使人泛江海之思,起山林之想,颇为辽阔,最宜孤赏。

盆景虽小,却自成一体,自是一种完整和圆满,应了那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当下即圆满”,一处盆景、一件小物,总能让东方人从中体验到一种满足和怡然。
盆景:匠心之美
今人如此,古代爱好盆景的文人亦不在少数。前有王维将中国山水画的画理和技法引入盆景,后有苏东坡埋盆成痴。
王维制作黄瓷斗蕙兰附石盆景,把山石与幽兰配置在一起。单色釉瓷中的黄釉瓷明丽大气、高洁典雅,十分珍贵。而兰花淡雅飘逸,幽香四溢,被誉为“花中君子”,两者搭配,再合适不过。

王维对盆的色彩、质地、线条、造型、规格等都有严格的要求,种下幽兰,并在根土上配置与植物的生长盛衰无关的山石,满赋新意与诗情。
呵护数年终见成果,兰蕙盆景的长势越来越好,此盆此景,仿佛从画中走出,成了一帧立体的画。

王维还曾在《山水论》中写道:“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作画如此,造盆景也一样。构图造型为先,效法自然美,又高于自然美,而创作中的“意”,指向的是盆景创作者的主观感受、理解和融化的意象。
人去赏物,易生出恣意的愉悦之情;以物观人,又能看出创作者的创意和各种心思。互动之趣,都在这小小的盆景中实现了。

生意闯然,具此全美
盆景的美总是离不开观赏者和盆景匠人。盆景创作讲究神形兼备、露中有藏,其中最值得一说的,便是枯荣对比。
一段枯木,有的取之于久经风雨、遭雷击的百年老树,或脱皮露骨、或死枝枯梢。旁枝却生机盎然,花开叶茂,这是人们追求的一种古拙之趣。

千年老树也好,枯枝烂木也罢,在精心培植下,皆能生出鲜活之意。其细致程度,可见一斑。3年修一枝、10年磨一景的创作者,更是大有人在。
程颐曾说:“生意闯然, 具此全美。”所谓“ 闯” , 短则历经一年四季的生长、发芽、沉寂和恢复生机,长则经过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栽培和守护,直到枯杨生华, 寂静生长。颇有一番枯木逢春,劫后余生的意境。
于盆中之物,终成孤品,世上独一无二;于背后之人,待你发芽,我已生白发,寂寥中又生出一丝壮阔。虽耗尽大把时光,却能在一段尽头处想到过去又望见未来,真可谓是生命的延续罢。
老、枯、病,尚可视作生命的沧桑与傲然;那束缚至曲的盆景,又何以谈“美”?
盆景捆缚,讲究寸枝三弯。然而,对此法,不光今人颇有微词,古人也老早就提出质疑。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就曾提到,古人在梅桩的审美上“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但盆景制作,总不能任其自由生长,人为与自然必定是各占一部分比例,即便有对盆景的修剪和塑形等种种人为干预,“宛自天开”也依旧是多数创作者遵循着的艺术原则。

佛家主持素仁的作品,形态高挺清瘦,风格孤高清雅,被誉为‘文人树’造型的先行者。
古人看花赏木、创造盆景,深知盆景并非与人无关、任由把玩的他物,而是生命的一种苍劲和无穷。兴致来了,还要与盆景对话,敬其身处方寸之间的悠然和弯腰不折身的傲骨。

今人行事匆匆,难生闲情,更难静下心来去做一处盆景,待其生长。如若有心,不妨暂离身后的尘嚣,此行无需远方,只需在眼前盆中栽下一木,或能寻求一番静谧天地,生出意外之美。
往期精彩回顾:
雷敬敷:中国传统赏石艺术的特色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首日,金陵矿蕴“吸睛”又“吸金”
玉雕艺术进步的必然趋势
距今约5000年大墓被发现!
戈壁石“核桃”即将亮相上海石展
会玩的人,让有生活变得有味
玉雕名家作品赏
清泉石上流 | “海上石语”2024现代赏石艺术展导言
陈炉石鉴评标准2024年10月10正式实施
石头中的神秘力量,奇石玩出健康身心
玩石,从新手到高手是如何养成的?
收藏跳的最深的坑,莫过于中了“以玉抵债”的套路
珠宝里的“双胞胎”
完整版的溯源对比:“形质色纹”和“瘦透漏皱”
这些其貌不扬的玉料,雕刻绝了
茶桌与木头结合,喜欢吗?
视频新闻 | 2024年度赏石艺术科学奖颁奖典礼、第四届中石协赏石艺术双年展、第七届中国(咸阳)赏石文化旅游活动
《博乐行一路情》
史上最大根雕齐聚,全球只有中国有
探秘罗布泊蛋白石
思考!奇石是越大越好吗?
六大礼器 |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十月大展单元推介:最具烟火气的奇石展销会
玉石界的“网红”米达料
玉雕里的水货
小小玉制,竟然有这样的内涵
简述明代《长物志》等三部赏石著作
雷敬敷:小品石组合形式美鉴赏的三个方面
盘点中国中国大学里的奇石馆,快来看看都藏了什么石头!
奇石收藏的五大难题
葫芦,原来可以这么玩
强地磁暴预警!阿勒泰等北方地区将出现极光
雷敬敷:“形质色纹韵”中的“韵” ——理论与实践
2024秋日大展预热之--上石协现代赏石展品拾萃
传统文房的审美体系
马盛德:非遗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路径
馆藏镂雕战汉龙纹玉环、玉璧、玉瑗赏析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