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石审美的自然情怀
采撷于黄河主河道及流域大小支流河滩的黄河石,既有自然天成的物质属性,又承载着黄河石友审美追求的精神属性,这石与人的天人合一之中,焕发着黄河石友的自然情怀和艺术追求。黄河石友赏石审美的自然情怀,可以从对赏石文化的溯源探索,对黄河石自然之美的发现和在赏石活动中顺应自然的心态构建中知其一二。
1.溯源探索
常立新先生在“伏羲时期神秘的赏石文化”一文中(《河南石谱》,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北京,第9页),由出自于《尚书.洪荒》和《易.系辞上》中“河出图,洛出书”中的“河”即黄河,“洛”即黄河支流洛水,推测这河图与洛书中的黑白圆点就是黑与白的黄河小石子,河图与洛书是一种带有赏石色彩的文化传承。
候桂林先生在《与石共语》中引述了孟繁仁教授关于传说中的女娲氏不但确有其人,并且是活动与三晋大地的山西人的研究成果之后说,他本人在晋南中条山,晋中的大寨等处发现了与传说中“山石红丹,赫若彩绘”、“天澄气静,闻弦管声”的女娲石极其相似的五彩石、响石。
胡其伟先生在“青海赏石文化渊源”一文中说,几年前从一位农民那儿买过一只彩陶,这农民随手将这陶罐出土前就放在里面的一枚有鱼眼鳃裂形象的黄河石送给了他。胡其伟由陶罐的年代推测4000年前的先民从捕鱼的生产实践中已逐步形成了对黄河石的审美意识(图1)。
从笔者对记载约4000年前夏禹政治、经济、地理的《尚书.禹贡》中贡品的分析来看,在新石器时期的先民们不仅将玉从石中分离,有了“玉”的概念,而且将审美的石从实用的石器中分离,有了观赏石的概念,所以《禹贡》中有了“怪石”、质似玉的美石“琨”和形如珍珠的美石“琅玕”的贡品称谓。对《禹贡》的石谱意义的探究佐证了常立新先生和胡其伟先生的推测是很有道理的。这与杨栋先生在题为“北京石友”的诗中,在先民因石器的使用,人猿揖别之后,“石中万物呈,灵性悟兹奉。唯美欲交流,图纹说与众。谁知指点中,华夏文明送”的感悟相契合。
比《禹贡》成书晚些时候的《山海经》,在它所描绘“都广之野”、“有沃之国”里,“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是处”,是一个人与自然万物相依,一切自然之物都合谐相处的人间乐园。《山海经》里所表达的“自然大美”、“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赏石文化的哲学根基,也是黄河石友溯源探索、赏石乐生的根本所在。
2.发现之美
在自然情怀的驱动下,黄河石友发现了黄河石的自然之美,黄河从青藏高原的三江源一路走来,那撒落在黄河流域卵石滩上的石海奇珍就不断地叩开人们的心扉。
我们看到了黄河源头的星辰石,浑厚大气的塑形之中,总有靓点如星光闪烁。那命题“黄河母亲”的星辰石,形象本自天成,却神似同名的人为雕塑(图2),丰乳肥臀的胴体寓意黄河母亲哺育了中华文明,也哺育了黄河的赏石文化。
我们看到了多姿多彩的黄河上游的画面石。“唐槐宋柏”诉说着苍老的故事,泛黄的画幅沉积着远古的文明,虬劲向上的枝干象征着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图3)。拂去历史的尘埃,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苇塘春色”(图4),在清澈塘水里有鱼虾在游动,汀兰的清香似乎随着水波的晃动隐约而来......,这就是王国维先生心仪的无我之境?春去秋来,又到了“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季节,白色的山岩映衬着红橙的挥洒,一松挺立直上云端。层林尽染的“崆峒秋色”,让人感叹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豪迈(图5)。
黄河携众多支流润泽三秦大地,一枚洛河石在烟云中“群峰竞秀”。挺拔俊峭的近峯迎面而来,逼人仰视,在雾霭中隐现出远山逶迤的柔情,再高处便是一片茫茫的白云......(图6)。泾河石也不相让,一头“金猪送福”来。金红色的石面上一笔绘就了一只憨态可掬的大肥猪,别看它俯首贴耳的模样,可面带猪相心明亮,正捉摸着怎么聚宝纳财哩(图7)。
奔腾的黄河由三秦进入三晋,古城黄河石,河曲黄河石纷至迭来。候桂林先生所藏的古城黄河石“一身清白”,石如其名,在棕褐光润的石面上一白发白衣的美髯公从石中隐然而出,似在感怀天道,与石共语。此石不大,仅一拳握,然而令人遐思无限(图8)。而那河曲黄河石“以人为本”(图9),在斑驳的沧桑背景中,一“人”字凸显,似乎天公在暗喻“人”之不易。最妙之处,还在“人”字之间的三个小圆点状的凸起,正好与石形构成了一幅凝视人生,似有所悟的脸谱。
黄河终于来到了中原大地,旭日东升,“大河日出”,洪波尽染,江花似火,霞蔚天宇,壮丽巍峨(图10)!黄河石多日月之象。人说,这是黄河石汲纳了日精月华的缘故。我说,是黄河石友精诚所至,日月为开的缘故。这不,又到了迷人的黄河之夜,在传说大禹治水的龙门之处,一轮皓月当空,把清晖洒满人间(图11),喧嚣黄河也变得平静,龙门默默相守,一切的一,一的一切,都在这静穆之中变得无比圣洁......
从星辰之夜到日出之晨再到皓月之晚,是黄河石友日以夜继的孜孜以求,才有这赏石抒怀的审美愉悦!
3.顺应自然
贺林先生在他的觅石日记中记有“真正的觅石者,觅石时心里应该空空的,不抱任何成见”是说要以“涤除玄鉴”之心去觅石,才能顺应自然,得石缘。果然在记此则日记的当天就在别人已搜寻多次的河滩上找到了一枚可人的黄河石。
觅石要顺应自然,赏石何尚不是如此。在美学史上,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第一次说明了美感是“唯一无利害关系的自由的快感”,赏石审美的感受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与这枚美石属于谁,能卖多少钱的功利性没有关系。明末清初学者闵麟嗣写了一本很有名的《黄山松石谱》,对黄山的44座自然景观石一一点评,引人入胜,并没有丝毫的占有之意。同时代的另一位学者高兆的《观石录》,所赞赏的全是他人之石。
这种发乎于自然的审美之感,赞他人之石的真情流露,在黄河石友中是一种常态。胡其伟先生在赞赏张外兴先生所藏的“中华门”文字石时说“面对奇石‘中华门’,除了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型艺术’外,还由衷地怀有崇敬的心态。”这种崇敬的心态正是出于对中华的大爱,所以胡其伟先生在这篇题为“石中瑰宝——中华门”文章的结尾时说“我为石友张外兴有缘收集到‘中华门’奇石而表示庆贺,也为青海河湟画面石感到骄傲、自豪”!
由赏石及于人,便成了对石友人格魅力的欣赏。宋志刚先生在白塔山的石馆笔者十年前去参观过,印象颇深。然而他的一篇发表于《石友》2005年1期的记述军旅奇石收藏家郑忠先生的文章“人予石以情,石予以人以德”,感触尤深。他在讲述郑忠先生觅石入迷,爱石如子之后,写道,郑忠先生从赏石中悟到,面对一切坎坷,都“应像石头那样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
这平常的心态,就是自然的心态,就是禅宗美学追求的“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春来草自青”的旷达解脱;就是道家美学追求的,“天地皆备于我”的“逍遥游”,也是儒家美学所倡导的“仁者不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自由。正如苏立社先生在其《乐石行》诗中所表达的“名利淡泊随风去,尘泥觅琦乐趣多。人生常有苦涩在,寂寞常对顽石酌”的胸襟。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内容不用于商业,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