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
香,既能悠然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既能空里安神开窍,又可实处化病疗疾;既是一种精英文化,又是一种大众文化。究其实,它出身本无固定之标签,唯灵秀造化源于自然。古人焚香是为了享受高雅,也是宫廷贵族们显示身份的象征。而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意境。在客厅里摆上一个香炉,焚上一柱香,闭目养神,静静地感悟香气中带来的奇妙感受。熏香还有助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自己浮躁的心也会变得踏实。
品茗
听雨
下雨的时候,最适合隔窗而听。灯光温柔,翻几页书,或者读几行小字,都是最适合的。重读以前喜爱的书,被光阴晕染开了的墨迹间,又重新有了一番领悟。听雨时的光阴是极慢极慢的,慢到一盏清茶都不舍得就那样凉去。
赏雪
欣赏雪花的晶莹剔透,冰清玉洁,让人想到在这凡尘世界也要保持一种像雪花一样的纯洁无瑕,保持一份超凡脱俗、高洁的心境。
候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酌酒
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莳花
花卉艺术是人们表现自然的生命、展示自然的魅力以及人的内心世界对自然、人生、艺术和社会生活体悟的媒介,是人们借助于自然界的花草作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美化生活的一种方式。时至今日,人们对花仍旧情有独钟,各地的花展、花市、花节人潮涌动,盛况依然,国人好花,不仅仅好其花形,更缘于花文化的精髓:花韵。
寻幽
常去游览山水,寻找、搜索幽雅的之地,使人心目澄明,安详平和。
抚琴
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俞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
古人的九大雅事,俱为修身养性之举身处喧嚣尘世,我们也当多学习学习古人,少一些物欲横流,多一些闲情雅致。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