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文房为仕途之始,更是心灵寄居之所,于清净书斋中陈置所好,怡情格物,始有“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之雅兴。
文房清供是文人笔耕丹青的必要条件,是重要的书房用具,亦是文人雅赏之物,悠悠历史长达千年。“文房”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在历经唐宋元明之后,至清代便达到了鼎盛。明代记述文房清供的专著,有屠隆《考槃余事·文房器具笺》、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文震亨《长物志》等,详尽记述了书斋陈设器具及其发展演变。文化学者严克勤区分出“文房“的广义与狭义概念,认为其广义上可涵盖古人书房中所有的家具陈设,甚至张挂的书画;狭义上则主要是指案头家具,即书写、绘画、读书的工具。实际上,文房器具种类繁多、材质多样、情趣各异,列举起来蔚为壮观。除了为人所知的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外,更在此基础上派生出了一系列辅助工具,且超出其实用价值,更多地为文人们用以观赏与把玩。王世襄先生在其《明式家具珍赏》中述及“家具的品种和形式”时,在其他类中,特别提及了一种“微型家具”,言其“形制特小,而格局气度仿佛是大型家具”。这即是供人赏玩的案头陈设器具之一。文房清供精巧别致、极具匠心。以黄花梨、紫檀木等名贵木材制作,且制作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无论是民间的能工巧匠还是宫廷造办处的督办大员,从选料到工艺把控,再到成品检查都力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文人书斋案头上的清供摆件、微型几架,作为日常的文玩雅趣之物,其用料之考究、做工之精湛、情调之雅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情。
时至今日,文房清供所承载的已经延续千年的文人雅趣,依然历久弥新。

往期精彩回顾:
探索审美新境
探秘罗布泊蛋白石
白石为王,碧玉中有潜力的“白”
玩石之时才是最真实的自己
浅谈奇石的气韵
巴彦淖尔赏石沙龙跨年博览会(1月8日—1月15日)
买玉、玩玉,要胆大,更要心细
当石头先生与石头小姐美丽的邂逅.......
传统赏石审美略探
让奇石的美丽流转起来
海洋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 海底一万米有什么?
玉石也有年龄?该怎么选
赏石艺术国家博物馆展筹备协调会在北京召开
在风雨兼程中寻觅心灵的美石
天冷了,古人有哪些取暖神器?
解锁收藏背后的N个理由
今生就爱沙漠漆
古珠,千百年来流传的历史缩影
唐代赏石大家牛僧孺,一生“贪”石无数!又有几个人了解他呢?
37种碧玉,哪种值得买?哪种不值钱?
微型盆景
中国梦·戈壁魂“天赋河套杯”赏石沙龙跨年博览会(1月8日—1月15日)
超多金金金金金!
如何让仿古件有韵味?有文化内涵呢?
特克斯探宝
方寸之间见乾坤的小品石
古人为了盐能有多拼?生凿出超千米的井!
石之道
审美能力决定生活品质
和田玉,六种最容易中招的造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