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明清赏石文学的审美精神
最新动态
明清赏石文学的审美精神
2024-12-0319

明清赏石文学的审美精神

明清时期,赏石之风达到鼎盛,作为主要赏石群体的明清文人喜欢在闲情之时为自己的爱石撰文写字,编撰成册,著成石谱、石录、石说、石赞、石记、石考及石图等。明清赏石文学蔚为大观,明清赏石文学取得集大成的成就。

花卉册 · 金英作寿 | 明 · 文徵明

赏石文学就是以有形的观赏石、无形的石头意象或者赏石活动为素材或依托,表达出一定思想精神的文学作品。明清赏石文学包括主要包括以下类型的作品:一类是吟咏石头审美特征的石诗、石文、石说、石赞、石谱、石录,如《怪赞》、《谈石》、《十二石斋记略》、《观石录》等。

陶穀赠词图轴 | 明 · 唐寅

二是以有形或者无形的石头意象传递情思的作品,如《咏石丈》、《石人》、《文石赋》等。

三是以石头意象表现人物、主旨、情结、叙事意图的石头戏曲和小说,如《补天记》、《补天石》、《石点头》、《五色石》、《石头记》等。

竹石图条屏 | 清 · 郑板桥

四是很多的题石画诗,如郑板桥的《竹石》、《题画竹六十九则》等;另外,古代的造园著作、博物要览、轶闻选编中专门设立的异石篇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和审美性,所以也被归于赏石文学里面。

玩古图轴 | 明 · 杜堇

赏石文学中的观赏石,俗称“奇石”、“玩石”、“灵石”、“雅石”、“水石”、“禅石”、“寿石”、“供石”等,是一种具有独特审美特性的、已经为人所发现并成为人类独立的审美对象的天然石体。

明清时期,赏石之风兴盛,许多传世名石被收藏家争相追猎。观赏石成为园林、庭院、殿堂的必不可无之物,出现“室无石不雅,园无石不秀”的说法。观赏石身价也因此大增,寸许石子索价每以两许,佳石价至百两千金,甚至有人以“一石换一宅”。

红楼梦 | 清 · 孙温

明清出现一大批石头小说、石头戏曲和杂剧,石头不再仅仅以其外部特征获得欣赏,也不仅仅出现在抒情文学中,而是在赏石叙事文学中承担着表现主旨、塑造人物、构思情节的功能。赏石文学将石头与社会文化相结合,通过石头意象宣泄人生得失,这把后世赏石文学引导上以石抒情、借石言志、以石比德的道路。明清赏石文学延续了文人与石头深厚感情,明清赏石文学中的石头意象既是被欣赏对象,又是明清文人自身人情感和理想的投射。

竹石水仙图轴 | 清 · 徐扬

明清赏石文学与其他文化艺术共同点就在于讲究雅趣,它的独特点在反对庸俗世俗规范,要“化俗为雅”、“以雅化俗”,甚至要逸脱于现实世俗世界。明清文人的闲赏生活不同于一般淡泊的隐逸,他们试图纳入现实生活中跟物质密切相关的新的内容,通过逸离世俗的生活美学和生存观,传达生命价值。明清文人试图以顽石寄托情思,逸离于世俗,在文学作品中重构清新的、优雅的时空,以便在物欲横流的世俗社会中为自己开辟出一片非世俗的“异境”。

蕉阴结夏轴 | 明 · 仇英

挖掘明清赏石文学重情感、重感悟、重人文意义的审美精神,再结合当下学者对赏石文化史、赏石科学地质研究、观赏石鉴藏研究等方面已有成熟的研究,进而综合古今赏石文化的优势,对于当代文学艺术、美学和文化研究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万年花甲细节卷纸本 | 清 · 汪承霈

·END·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内容不用于商业,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

观赏石的色彩如何悄悄影响你的身心健康?

不得了!这种石头丑的有点别致!!

玉雕第一步,把眼睛养贵了

传统观赏石的审美特色,即以石比德、以小悟大和以丑为美

“垃圾桶”翻出来的玉雕,能值大价钱!

老了,开间奇石馆,足哉!美哉!

温德坤:浅析米芾相石法

玉雕的雅俗之争:走火入魔还是新奇异果?

清赏,案上雅玩

无事牌究竟有什么好?

探索审美新境

探秘罗布泊蛋白石

白石为王,碧玉中有潜力的“白”

玩石之时才是最真实的自己

浅谈奇石的气韵

巴彦淖尔赏石沙龙跨年博览会(1月8日—1月15日)

买玉、玩玉,要胆大,更要心细

当石头先生与石头小姐美丽的邂逅.......

传统赏石审美略探

让奇石的美丽流转起来

海洋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 海底一万米有什么?

玉石也有年龄?该怎么选

赏石艺术国家博物馆展筹备协调会在北京召开

在风雨兼程中寻觅心灵的美石

天冷了,古人有哪些取暖神器?

解锁收藏背后的N个理由

今生就爱沙漠漆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